因为有部分书友不喜欢书中长篇大论的科普,因此在文中有些地方写的不尽详细,难免会有误读和难以理解的地方,这里简扼说明一下书中嘉靖时期明朝的政治结构。
最高一级自然是内阁,内阁通管六部(吏、礼、户、刑、兵、工)五寺(大理寺、太常寺、光禄寺、太仆寺、鸿胪寺)一院(都察院)一司(通政使司)的工作。
内阁设大学士,即阁臣,办公地点在文渊阁,由皇帝钦点某位阁臣来管理内阁事务,官称首揆大学士,坊言首辅大学士。
在内阁阁臣往下便是九卿。
六部尚书、都察院左都御史、大理寺卿、通政使并称九卿,其中刑部、都察院、大理寺合称三法司。
内阁九卿就是大明朝政治结构的最顶端。
有人会说还有皇帝,中国古代的皇帝甭管有没有实权,其名义上都是天子,因此凌驾于国体、国法之上的存在,故而不被纳入政治结构当中。
在内阁九卿往下,就是耳熟能详的两京一十三省。
两京为北京和南京。
明朝正式定都北京是在宣德三年八月辛卯日,在此之前,明朝于北京仅有皇帝行在,皇帝制定国策负责颁行的国家机关叫做行部和行五军府。
行部仅为明永乐时期至宣德三年时期的临时过渡中央机关,存在时间为十八年,因此没有被列入后世的历史教科书,也就让很多人下意识的认为明朝是从永乐时期就迁都到了北京。
若是按照天子即国家的说法,既然皇帝在北京,那么硬说北京就是首都也没错,可要是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,那么这种说法就不对了,因为按照《明宣宗实录卷四十六》的记载,明朝官方是在这一年才正式承认国家的首都从南京变为北京。
十三省则是陕西、山西、山东、湖广、四川、云南、浙江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贵州、河南、江西。
每一个省设三司衙门(承宣布政使司、提刑按察使司、都指挥使司)。
布政使司简称藩司,职权类似后世省zhengfu,主管行政工作。
按察使司简称臬司,职权类似后世省政法委加纪委检察院,主管政法工作和纪检工作。
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,职权类似后世的省人武部、省军分区、省武警总队,主管国防防御和军地建设工作。
到了嘉靖一朝,都司腐败,军地建设工作无法继续开展,所属职权划归臬司,同时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御史,如此就多了一个巡抚衙门,属于臬司的纪检工作被划归巡抚衙门。
省一级往下便是府、县,具体官职和工作职责就不细讲了,着重讲一下大明朝的两京格局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暑假,我让全球学生六点起床 魔君大人太上进,我只想咸鱼躺赢 流光破晓时 万万亿年后 从笑傲江湖开始做天下第一 离婚后走向完美人生 重生之人不狠站不稳 唯我万劫不缚 农家刁民:嫂嫂,请自重 大明:老朱偷看我日记,绷不住了 从落榜美术生开始成为千古一帝 奇门故事汇 宿舍集体穿越,除了我都是大佬 分手妈宝男后,亿万总裁宠上天 开局十选三,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人生处处相逢 校花别脸红,我选白月光 石壳出世,九大帝族来提娃娃亲 魂穿三国,成为最强前夫哥? 洪荒:我的分身不周山
好书推荐: